(1)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经历了 20 世纪 40-50 年代种植业基本机械化及 60-70 年代畜禽与水产养殖业基本机械化后,90 年代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已进入高度机械化、现代化阶段,正向大型、高速、低耗、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劳均耕地较多(美国劳均 61 公顷、加拿大 97公顷、澳大利亚 113 公顷),在种植业中主要发展了适应大规模集约化经营所需的大型高效农业机械,如 74-340 千瓦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宽幅耕整地、播种、病虫害防治和牧草种植机械,60-243 千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系列、青饲料联合收获机、棉花收获机、甘蔗联合收获机等。
英、法、意、德等国,劳均耕地 6-12 公顷,为中等规模集约化经营,因此以中型农业机械为主,同时又发展与本国优势资源相适应的农业装备,如法、意等国的葡萄种植和收获机械;荷兰的马铃薯种植与收获加工机械。人多地少,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则以日本为代表,发展了小型的,以工厂化育秧、机插、机收及干燥为主的全过程水稻生产所需的农业装备。
(2)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农业现代化重要标志,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体现。从 2004 年以来,中央 1 号文件每年都聚焦“三农”,都提出要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农业机械化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随着 2004 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农机作业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生产迈入了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
农业机械总动力从 2004 年 6.4 亿千瓦增长到 2017 年 9.88亿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率从2004年 34%增长到2017年 67.2%,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从 2004 年的 50%降低到 2017 年的 30%,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贡献显著。2018 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超过 10 亿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了 67%,全国创建了 93 个平安农机示范县(市),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302个,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
2018 年 12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75%,为今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1 年 4 月,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面向全行业发布《农业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旨在引导农机工业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夯实产业基础,加快高端、自主产业体系培训,提出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工程、高端农机装备发展工程、“互联网+智能农机”工程等五个建设工程。
最近二十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率有所提升。据农业部初步统计,2019 年我国综合机械化率为 69%,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分别为 84%、56%和 61%,其中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机械化率为 95%、81%、88%。2020 年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 71%,其中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5%以上,水稻、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 85%、90%。
2021 年 12 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十三五”期末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 10.56 亿千瓦,比“十二五”期末增长 1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71.25%,比“十二五”期末提高 7.4 个百分点,其中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 97%、90%和 84%,分别比“十二五”期末提高3.5 个、8.6个和 6.2 个百分点,创建614个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畜牧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果菜茶机械化稳步发展。
基于北斗、5G 的无人驾驶农机、植保无人飞机等智能农机进军生产一线。根据国家农业农村部 2022 年 9 月 2 日《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624 号建议的答复》,截至 2021 年底,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2001-2021 年期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稳步提高,由2001 年的5.517 亿千瓦增长至 2021 年 10.777 亿千瓦,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1-2020 年期间,我国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提升较快,由 2001 年的 82.99万台,增加至 2020 年 477.27 万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提升相对较慢,由 2001年的 1,305.08 万台,增加至 2020 年 1,727.60 万台,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注:国家统计局尚未发布 2021 年农用大中型及小型拖拉机数量信息。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注:国家统计局尚未发布 2020-2021 年联合收割机、机动脱粒机数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