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5704232298

一亩棚膜十亩田 一年四季都挣钱

   2022-11-03 中国农网 391 0
核心提示:一亩棚膜十亩田 一年四季都挣钱

在吉林省榆树市八号镇北沟村,记者被一栋栋大棚所吸引,大棚里产的西红柿等蔬菜供不应求;北沟村带头发展棚膜经济,率先闯出一条致富路,成为吉林省榆树市一张亮丽的名片。


榆树市位于松嫩平原腹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黑土肥沃,是全国产粮大县(市)和重要蔬菜产业基地。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敬甫介绍,近年来,榆树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将棚膜蔬菜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走出一条粮、牧产业稳步增效,棚膜经济持续增收的发展之路。截至2021年末,全市30亩以上棚膜蔬菜园区发展到112个,其中,部级园区11个,省级园区29个。蔬菜大棚发展到7.2万亩,棚膜蔬菜产值实现31亿元,成为全市重要经济增长点。


棚膜经济成为富民的强势产业


近几年,榆树市多次组织由市委书记、市长带队,有关部门和乡局级干部参加的农业考察团,到山东寿光、黑龙江大庆、辽宁大民屯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形成了一批有高度、有价值、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榆树市通过对八号镇北沟村、五棵树镇进步村等乡村发展棚膜产业典型的总结,榆树市干部群众一致认识到,经营1栋大棚蔬菜(面积2000平方米)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相当于3公顷玉米收入,发展10万栋大棚蔬菜等于增加30万公顷玉米收益。用老百姓的话说,“一亩棚膜十亩田,一年四季都挣钱。”从而坚定了发展棚膜产业的决心。


为引导乡村农户,不断加快棚膜园区发展,实现以园区促规模、以规模促效益。2017年到2021年,累计投资2亿元,新建棚膜面积超过1万亩,30亩以上园区51个,形成了国家园区带动省级园区,省级园区带动乡镇园区的发展格局。经营规模的扩大,改变了过去农村劳动力“两个月种田、两个月过年、八个月干闲”的守旧局面,为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务工提供了就业岗位。


加大扶持力度 全面推进棚膜发展


随着吉林省实施“培育打造国家北方优质夏菜南运基地,冬季城市菜篮子保障基地”,榆树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出台《榆树市扶持棚膜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扶持政策,为棚膜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八号镇北沟村在政策支持下,棚膜产业蓬勃发展,年产蔬菜6万多吨,产业收入1.14亿元,人均纯收入3.6万元,不仅甩掉贫困村落后帽子,而且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和特色产业亿元村。


同时,对有建蔬菜大棚用地需求的村民,乡、村政府积极配合,全力相助。通过平整土地、整合零星地块和协调农民“串地”等方式,解决了地理、地貌限制园区建设等问题,为农民走进园区种植棚膜蔬菜创造了条件,有力促进了全市棚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从2017年开始,榆树市通过整合上级扶持棚膜产业资金和预留10%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重点向棚膜产业倾斜,凡是新建蔬菜大棚给予每亩1.5万元补贴,新建温室大棚给予每亩4.5万元补贴;对30亩以上棚膜园区给予上浮50%的补贴,用于打井、上电、修路,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户发展棚膜蔬菜的积极性。


加强科技推广 提升棚膜经济效益


近年来,榆树市通过与吉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联合,实现“产研”对接,使大专院所、科研单位的技术成果直接为全市棚膜蔬菜产业发展服务。还依托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推广使用生物植保等生产技术,示范了黄桃、车厘子、火龙果、葡萄等苗木新品种的棚室生产技术,实施了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现代棚膜精准智能监控项目,普及了杀虫灯、性诱剂、黏虫板、防虫网等安全环保措施。高新科技的有效应用,为棚膜蔬菜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增强了后劲。


同时,全市还制定了绿色蔬菜、马铃薯、甜瓜等一系列生产标准规程和监管制度,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操作,率先开展了“二品一标”整体认证。建立了市(县)、乡(镇、街)、村三级市场监管网络,通过定期和随机抽检的方式,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安全可靠。开展了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全市认证“二品”产品总量达到80个,产品增值超过3亿元。


据了解,榆树市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投资2.1亿元在八号镇北沟村建设三产融合示范园区;投资1.6亿元在五棵树镇进步村对国家级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改造,新建榆树市西红柿三产融合产业园。先后与沈阳、长春、吉林(市)、哈尔滨、七台河、佳木斯等东北大中城市的超市进行对接,使产品直接进入超市销售,减少了流通环节,提升了效益。他们积极培养扶持代理商和经纪人,在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招用了120多名产品代理商和销售经纪人,在本市培养扶持了340名各类经销能人和贩运大户,有效解决了蔬菜销售难题。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推进农艺农机融合,助力土地产业兴荣

上一篇:

一股“清泉”助脱贫 ——云南陆良三道沟水库建设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