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记者从贵州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上获悉,贵州省黎平县通过扎实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进一步破解粮食种植“谁来种、谁来管、谁来收”难题。
据了解,地处黔湘桂三地交界处的黎平县,近年来围绕“两茶一药”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建基地、育产业、创品牌、拓市场,目前全县200亩以上连片坝区有45个,面积近6万亩,粮食面积稳定在44.35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6万吨以上,茶园种植面积达26.2万亩,油茶种植面积达35.71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3.5万亩,为巩固脱贫成效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保障。
不过,由于县内多山地丘陵,农业基础条件较差,农业发展仍面临不少瓶颈。为此,黎平通过培育专业化队伍、升级专业化设备等措施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当前,黎平县仟山农林公司、中潮镇万亩良田农机合作社、七彩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家经营主体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取得突出成效,服务事项包含从选种、机耕、育秧、插秧、统管、烘干、加工、销售等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菜单式”服务和“全程化”服务两类。
通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黎平实现了田有人种、稻有人管、谷有人收、米有人卖的目标。有效解决了传统插秧、育秧等环节费工费时的问题,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据统计,在粮食增产方面,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后,带动小农户集中连片耕种后,消除田埂、利用边角荒地、减少季节性抛荒等增加了耕作面积,改进生产方式提高了亩产,收货烘干仓储环节减少了损耗等,粮食增产效果明显。人工插秧每亩约在8500—9500株,机器插秧可达到11000—12000株,并通过农技专家指导和合作社托管服务,粮食平均亩产620公斤,比自种农户的亩产平均高出35公斤以上。
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通过统一机械化耕种收,生产成本明显下降,每亩节省成本约20%,同时改变了农民打工和务农“两头忙”的状态,让农民外出务工更加稳定,通过外出务工每月可增收约4000元,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据了解,下一步黎平县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对机耕道、农田水利等进行进一步详细规划,努力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利用“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组织”单位试点机会,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支持力度和农业社会化宣传工作,积极培育经营主体,将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做大做强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