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5704232298

南京农业大学开展生态文明公开课,共“盐”可持续发展

   2021-12-06 百度 500 0
核心提示:南京农业大学开展生态文明公开课,共“盐”可持续发展

12月5日是第8个世界土壤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止土壤盐渍化,提高土壤生产力”。如何“藏粮于地”?如何把荒野滩涂变成“良田万亩”?时值世界土壤日,南农大资环学院邀请多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公开课,共“盐”可持续发展。

“土壤盐渍化是土壤退化的一种形式,气候干旱或农业上过度施肥都会让盐分累积在土壤表层,导致植物根系无法正常生长,造成粮食减产,土壤生态系统失衡。”中国科学院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实验室刘小京研究员就盐碱地的概况和治理进展像同学们做了介绍。刘小京表示,盐碱地资源的农业利用潜力巨大,打造盐碱地“适盐用盐”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对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是改良利用好盐碱地,解决‘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卡脖子问题,更是在将来我们资环学子应该去担当的责任。”

“在国家调整实施‘海上苏东’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我们学院逐步形成一支‘专攻’盐土的队伍开发利用滩涂资源,经过30多年的探索,团队创建并实践高效滨海盐土农业模式与技术体系。”南农大资环学院盐碱土改良与利用团队隆小华副教授和同学们讲到,从1996年开始,团队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集成海涂盐土油葵、菊芋等耐盐经济植物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带动上万户农民走上致富路,把荒野滩涂变成“良田万亩”。

南农大资环学院韦中教授表示,“我们所做的更像是一个‘土医生’的职责,土壤健康了,粮食就变得更好吃了、田里的生态也好起来了,才能把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南农大资环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级学生王梵钰在参加活动后表示,“环境日里老师告诉我们要‘藏碳于地’,今天又听到了‘藏粮于地’,土壤真的是很宝藏的资源了,关于土壤保护,未来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要深耕科学研究,学好用好专业知识势在必行。”

据悉,世界土壤日期间,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各党支部还将通过开展耕读实践、知识竞答等各类活动,呼吁更多人关注土壤健康。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推进农艺农机融合,助力土地产业兴荣

上一篇:

我国农业数字经济规模或达万亿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