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手机,智能化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光照就能调到植物最适宜生长环境;输入程序,电脑控制的无人农机就能播种、收割小麦和水稻;立足“农业+”,加速农业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我市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潮头上,劈波斩浪奋勇争先。
11月19日,又有喜讯传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全国第一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公示名单,我市榜上有名,且为宁波大市唯一入选的地区。近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等,高水平承办2020年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培训班、全省首届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始终居全省前列。
发挥产业园区化集聚效应
近五年来,我市持续优化提升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坎墩大学生农创园平台能级,深入打造南部林特粮经区、中部都市农业区、北部现代农业综合区、近岸水产养殖区四大功能区,重点建设南部沿山经济林特带、都市农业精品带、沿海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带、四灶浦生态休闲农业带四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做大做强杨梅、蜜梨、葡萄、蜜桃、柑橘五大水果产业基地。这些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园区,发挥出了较强的产业园区化集聚效应,培育出了高效蔬菜、精品水果、名优水产、特色花卉、生态畜禽五大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占比90%以上。
总面积15.5万亩的慈溪国家现代农业园区以农业为主业,在做好粮食、生猪保供的基础上,做大产业平台,拓展农业功能,规划布局了“一核两带四区”,2020年产值达66亿元。2016年以来,总占地面积3280亩的坎墩大学生农创园,以大学生农创客为主体,围绕生产方式、技术研发、配套服务、营销模式四方面创新探索,加快发展“未来型”都市精品农业,去年实现产值1.1亿元。
目前,我市包括杨梅在内的12个慈溪特色农产品,列入全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规划,是全省数量最多的县(市、区),并培育形成5个规模超5亿的产业集群。
深度融合新业态方兴未艾
今年6月,我市新慈湖农业绿谷旅游线路入选省级休闲旅游精品线。新慈湖农业绿谷旅游线路主题为“田园村韵”,打造建设了耘湖路-耕海路27公里产业景观线,包括正大慈溪产业园、千亩新慈湖花海、正大农业硅谷农文旅项目等特色景区。
“在农业功能拓展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结合万亩稻田、风车滩涂等自然景观,谋划了园区农旅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市现代农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郭志强说,经过前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以“农业+”助推三产融合的底气和信心。
我市从一开始的以农促旅,到后来的以旅兴农,再到现在的农旅双向发展,已形成良性发展循环。除新慈湖农业绿谷旅游线外,我市还积极提升沿山美丽乡村精品线、中横线都市农业线、四灶浦沿江风情线、北部海韵风情线等,利用农业资源环境优势,结合特色产业、乡土风俗,打造长三角的休闲康养基地。
去年,我市创建为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形成杨梅、蜜梨、水蜜桃、葡萄及现代农业园区花海等休闲观光基地和近十个休闲农业基地。到2023年,慈溪重点安排农业产业融合工程有7个项目,合计投资89600万元。
科技引领数字化场景应用
科技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引擎。五年来,我市围绕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大力推进农业设施装备的现代化智慧化建设,到2023年重点安排基础设施工程4个项目,预计将投入43000万元。
今年5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团队和慈溪正大桑田公司共同建设的华东地区首个无人智慧农场落地慈溪。正大桑田(宁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劲松说:“借助科技智慧的力量,无人农场集成无人驾驶、自动导航作业系统,可自主实现平地翻、耙、播种、喷药等各种高能操作。
除了在广袤田野上的无人机械作业外,工厂化养殖基地里,数字化设备也取代了大量人工。正大集团在这里投资2.2亿元建设数字化蛋鸡养殖场,仅12人的团队管理着整个养殖场的12栋鸡舍,对100万羽蛋鸡进行智能化管理。
此外,我市建成杭州湾农业研究院,与正大中国区食品研发中心、海通农业科创中心等研发机构加深合作,形成科技对接机制、全链式技术协同攻关和集成推广机制。截至目前,我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2%,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达到82.2%,已创建省级数字工厂(牧场)5家,数字化改造基地30家,市镇两级农业数字大脑和农业产业数字化升级全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