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5704232298

潍柴雷沃高效低损农机助力粮食颗粒归仓

   2024-08-13 金台资讯 457 0
核心提示: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重要支撑。在波澜壮阔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机正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农民种田越来越省心。数据显

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重要支撑。在波澜壮阔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机正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农民种田越来越省心。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农机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农机总动力超11亿千瓦,三大主粮作物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

今年“三夏”期间,小麦收获机作业现场。

我国已经是农机制造和使用大国。2023年,农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达到2400多亿元,农机产品近4500种,国产农机装备保障能力达到90%以上。同时,收获类农业机械正朝着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智能绿色方向发展,为守护大国粮安、助力乡村振兴注入农机装备“新质生产力”。

高效低损 应用广泛

中国首台商业化大马力CVT拖拉机、大喂入量智能高效低损收获机、高速精量播种机、大型青贮机、无人驾驶收获机械……作为国内农机龙头企业,潍柴雷沃的“农机天团”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充分满足着不同区域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在今年的“三夏”大军中,全新升级的GM100Pro、GR80Pro等最新款雷沃谷神收割机让机手“大显身手”。

国产最大喂入量收割机雷沃谷神GS8180首战三夏。

“我参加跨区机收14年,用过7台收割机,从第一台车开始就认准了雷沃谷神,今年我新买的是雷沃谷神GM100 Pro,主要是看中它效率高、油耗低,今年的智能化功能又进行了升级,开着特别舒服,不仅夏季能收小麦,秋季换装配件后还能收割玉米、高粱。我们两口子对今年的跨区作业特别有信心。”来自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的张涛在河南周口收割小麦时,对他的“新搭档”赞叹不已。

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得益于更多高效低损收获机具的使用,今年“三夏”麦收进度明显加快。各地共投入联合收割机60多万台,麦收高峰期有9天单日投入联合收割机在20万台以上,最多达25万台,小麦机收占比超过98%。全国连续16天日机收面积维持在1000万亩以上,机收进度比常年快2至3天,部分省份集中机收结束时间比常年快5天左右。

“潍柴雷沃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以持续的技术创新和高度的企业责任感,引领着农机行业的技术迭代。”潍柴雷沃收获机械首席工程师朱现学介绍,通过不断优化农机产品性能,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潍柴雷沃为我国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持。特别是在“三夏”期间,其高效可靠的农机设备有效缩短了收获周期,减少了粮食损失,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雷沃谷神GM100无人小麦机与运粮车双机协同作业。

潍柴雷沃积极研发推广收割机减损技术。雷沃谷神GM100系列收割机配装自主研发的三段式单纵轴流滚筒,让麦穗喂入更加顺畅,脱分速度更快,这样收获效率就大大提高,同时采用双层往复异向振动筛,清选面积大,抛洒率少,清洁度也更高,辅以强劲动力带来的高效优势,成为减损领跑者。

小麦机收水平的提升是中国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的缩影。当前,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4%,较2012年提高17个百分点,农机作业面积超过73亿亩次;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6%。截至2023年底,农机总动力超11亿千瓦。农机装备制造已基本涵盖各个门类,能够生产14大类50个小类4000多种农机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科技助推 智能升级

近年来,通过不断优化升级,我国智能农机在作业效率、适应性、可靠性、操控性、舒适性等方面全面跃升,真正把国产高端技术应用于生产实际,为丰收图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守护大国粮安、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农机装备“新质生产力”。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田间作业装备创新团队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邸志峰介绍,智能化农机能够实现自动化、精准化作业,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是当前和将来农机产业升级的热点和方向。

今年我国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其中加大了高性能农机具的补贴比例,实施优机优补。因此,农机手更倾向选择像雷沃谷神GM等系列高性能联合收割机。

此外,智能化不只体现在机器本身。小麦的最佳适收期只有3-5天,为了保障小麦抢收,潍柴雷沃应用大数据等多项技术搭建了智能服务平台。跨区客户可以通过智能服务平台查看各个区域的作业成熟期、集群分布、天气预警等信息,主动寻找作业机会与需求方进行合作,跨区作业便利性大大提高。

潍柴雷沃CVT拖拉机搭载雷沃电驱驱动高速精量播种机进行无人播种。

当前,潍柴雷沃以智能驾驶技术为核心,结合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和遥感技术,开发行业首家“农机+作物+土壤+环境”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实现农机、作物、土壤和环境的集成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管理和业务决策方案。覆盖24个省,服务面积370多万亩;建设智慧农场近30家,配置全程化智能农机、全场景农业物联网设备以及空天地一体化数据平台。

加大研发 走向高端

领先的农机装备产业是世界主要农业强国的重要特征。近年来,全球领先的跨国农机企业纷纷提出面向下一代智能农机的发展战略,并购机器人、人工智能、新能源、农业软件等领域企业,加速智能转型。

据统计,我国现有农机制造企业8万多家。然而,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仅1700多家,中小型企业占比超过80%,且产品以传统农机装备为主,生产制造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偏弱。我国已经是农机制造和使用大国,2023年,农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达到2400多亿元,农机产品近4500种,国产农机装备保障能力达到90%以上。

但比较来看,与世界强国相比,我国农机装备存在产业散小弱、原创性引领性技术少、高端装备及高性能零部件受制于人、性能质量水平差距大等短板弱项。推进农业机械高端化,我们还需要加大研发创新,加快补齐短板。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邸志峰表示,推进农机装备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强化原创性引领性创新,完善细节,进一步增加可靠性、稳定性,助力我们的农机品牌走向更高端。

此外,虽然我国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已达到74%,但占全国作物生产三分之一的丘陵山区机械化率50%左右,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短板。下一步,要聚焦“良田、良种、良法”“种好、管好、收好”,发展高效、精细、绿色智能农机装备,加快推进农机装备“从无到有”的突破、“从有到好”的提升和“从好到强”的引领,助力大面积提高单产和减损提质。

“不仅要聚力农业生产急需的大型大马力机械,还要聚焦丘陵山区适用的小型机械,生产具备复杂环境适应性强、一机多用等优势的产品,不断满足优质高效、绿色生态农业生产需求。”邸志峰表示,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应该加大对农业机械研发的投入,吸引优秀的人才,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技术研发的进程,才能使农机装备补短板持续推进,成效加快显现。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推进农艺农机融合,助力土地产业兴荣

上一篇:

新三年农机补贴精准驱动,中国农机产业高端化发展有望提档加速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