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单产有所增加,夏粮产量14978万吨(2996亿斤),比上年增加362.7万吨(72.5亿斤),同比增长2.5%。我国夏粮获得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扎实基础。
今年以来,面对暴雨、干旱等不利天气挑战,各级气象部门提早部署,以更实更细的气象服务和科技支撑保障“三夏”生产。
部署早——精准预报助抢收
“三夏”生产既关系夏粮丰收归仓,又决定秋粮生产基础。各地气象部门突出一个“早”字,为各地抢抓有利天气抢收抢种打下良好基础。
5月21日,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启动。在此之前,中国气象局提前谋划部署,不仅与农业农村部联合会商,共享全国夏收夏种进度、农情、高影响天气影响预估等信息,还成立工作专班,面向决策部门和社会公众开展分区域、分时段、“伴随式”农业气象服务。
6月3日,在山东省“三夏”生产视频会议后,省气象局与省农业农村厅多次座谈,从完善联动机制到细化针对农机手的服务举措,从组织基层充分利用好省级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平台和技术到制定应对连阴雨的应急预案,形成了长效沟通机制。
6月14日,天津市“三夏”机械化生产现场推动会在滨海新区举行,标志着天津市小麦进入大面积机收的关键阶段,而早在5月,天津市气候中心气象为农服务团队就逐步完善业务服务平台、修订夏收夏种服务预案,多次演练如何快速、高效开展灾害性天气下的夏收夏种服务,确保打好、打准、打赢麦收气象为农服务“保卫战”。
部署早,更要落地见效。“三夏”期间,各地气象部门持续强化监测预报预警。
6月4日晚,在安徽省巢湖市苏湾镇东黄村、坊集社区的成片麦田里,数台联合收割机挑灯夜战,来回穿梭抢收成熟小麦。预报显示,巢湖市后面几天有雨,为避免成熟小麦遭雨水浸泡而受损,全村组织15台收割机,加班加点对剩余1000亩小麦连夜开展抢收。
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薛强介绍,得益于气象部门的预报提示,合作社及时调配人员,合理安排收割时间,调整收割机数量,顺利完成夏收。“今年籽粒饱满,光泽度好,平均亩产达到1100斤。”薛强说。
联动频——服务保障农机手
小麦是否能顺利收割,农机设备很关键。5月10日,中国气象局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就及时高效做好“三夏”农机作业气象服务进行专题部署。各地气象部门纷纷联动农业农村等部门,“贴近式”服务农机手,有力支撑夏粮丰收。
今年,由河南省气象局、省农业农村厅精心打造的“气象农事通”微信小程序改版上线,在河南从事跨区作业的农机手等可以实时查看所在位置天气信息和收割遥感监测数据,及时掌握麦收进度和农机调度转场的重要天气等。
江苏省气象局深化与省农业农村厅的合作,组织各级预警信息发布机构,通过多种渠道为农机手和农机部门、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区域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提供全链条、个性化、精细化农机作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相关农业气象服务产品还通过“农技耘”App及时发布,覆盖超46万农户和农机手。
在陕西省宝鸡市,气象部门将“三夏”预报服务融入农业农村部门开发的“嘟嘟农机”微信小程序,推出窗口期精细化天气预报,将预报区域精确至100个镇(街道),并根据小麦成熟度细化至4小时、12小时收获预报,获得广大农机手的点赞。
山西省长治市气象局与市农业机械发展中心在麦收期间每日联合会商,强化气象为农服务针对性与及时性,并向农机手、农业专家等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山东省东营市气象局借助为农服务“锄禾问天”App、“东营气象通”App等,为农机手、农业大户、农机合作社等提供更为精细的气象服务。
河北、安徽等多地气象部门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及时更新农机手名单,通过微信群滚动发布“三夏”气象服务信息,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技术强——精密监测病虫害
春争日,夏争时。“三夏”也是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面对病虫害、干热风等“拦路虎”,气象科技“大显身手”。监测系统、卫星遥感、智能网格预报等技术手段齐上阵,气象部门用“技术活儿”全力守护麦田。
陕西省延川县气象局今年建成当地首套果园病虫害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可视化智能识别虫情测报系统、智能孢子捕捉系统等设备组成,可自动完成虫情、病菌孢子、农林气象等图像及数据采集。“有了这个系统,我随时都能看到果树的生长情况。果树有啥病、啥时候驱虫,我都能准确判断。”果农杨延进说。
江苏气象部门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绘制出全省小麦气象适宜程度趋势预测空间分布图,建立小麦赤霉病气象预测模型,实现13个市的小麦赤霉病气象条件趋势预测,为广大种植户提供直通式小麦赤霉病气象等级预测服务。
河南气象部门利用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数据,动态监测小麦发育进程,基于智能网格预报产品,为6市56个重点县提供小麦赤霉病防控精细化气象服务。
山东气象部门围绕高影响天气、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等开展“耕一种一管一收”气象服务,联合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业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针对干热风对小麦灌浆期的影响及应对,与农户进行深入交流,指导农户及时做好“一喷三防”作业,将干热风影响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