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5704232298

光伏农业大棚一地两用“借光生金”

   2024-01-17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张文杰 180 0
核心提示:近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圣水循环产业示范园羊肚菌种植基地,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顶上铺满了光伏板,棚上是光伏

近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圣水循环产业示范园羊肚菌种植基地,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顶上铺满了光伏板,棚上是光伏发电,棚下种植的羊肚菌长势喜人。“我们的大棚可不是一般的大棚,基地采取‘光伏+农业’循环模式发展立体产业,形成板上‘种’电、底下种菌光伏农业循环模式,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大笔电费,而且在阴凉环境下更适合羊肚菌生长。”汀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崔星国介绍。


  近年来,汀罗镇投资1.6亿元建设占地2100余亩的圣水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园,打造集生产、加工、科研、培训、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该园区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利用光伏板下面的土地种植22亩羊肚菌,既增加了经济效益,又为发展观光旅游提供了优良条件。


  光伏农业大棚项目是集温室大棚特色种植、太阳能发电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开发项目,利用太阳能资源生产清洁能源,实现棚顶发电、棚下种植,将新能源、高科技农业和流通、服务产业有机结合。“这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很好的方式。”崔星国说,“在大棚后侧架设太阳能电池组件,利用棚顶空间安装4兆瓦太阳能光伏组件,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前提下,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并且光伏大棚采用的是钢化玻璃结构,可使用10多年,省去了频繁更换薄膜的麻烦。”


  汀罗镇以铁门关文化资源为龙头、光伏特色产业为引领、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撑,推动光伏现代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聚力“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我们积极构建食用菌种植、生态养殖、林下经济、休闲农业等多业态集聚发展格局。现建有食用菌种植基地200亩,以香菇、羊肚菌等为主要品种,远销国内各地,日产食用菌100公斤,年产香菇30万公斤,产值240万元。”汀罗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赵泉平说。


(责任编辑:张文杰)
下一篇:

高科技农机大显身手

上一篇:

一“桥”飞架水稻籼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