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5704232298

农业是中非合作的优先重点领域

   2024-01-09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赵洁 董家琛 251 0
核心提示: 中国和非洲都有悠久的农耕传统,农业一直以来都是中非合作的关键词。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就开始通过农业技术合作等方式向非

 中国和非洲都有悠久的农耕传统,农业一直以来都是中非合作的关键词。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就开始通过农业技术合作等方式向非洲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000年首届中非合作论坛以来,中非农业合作朝着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方向不断拓展,成效显著。


  近日,第四届中国与国际发展论坛“应对粮食安全 推动中非农业合作可持续发展”专题会议在北京举办,会议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等主办,各界代表就中非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气候变化、可持续农业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


  


  产业链与供应链是合作的重要抓手


  产业链与供应链连接着各国的经济,连通着全球产业资金、产业技术。打造一个稳定、安全、畅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中非在开展农业合作过程中,产业链、供应链是非常重要的抓手。


  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认为,对于农业食物系统而言,产业链非常关键。“中国农业食物系统的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总GDP的24%、25%左右,但农业本身的GDP只有6%,农业产业链附加值是单纯农业本身的好几倍。”樊胜根说,“非洲农业产业链附加值当然没有我国这么多。许多非洲农户家里是没有能源的,没有能源就没有冰箱,没有冰箱就无法冷藏,这是限制非洲农业食物系统转变的重要因素。”


  以系统性的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视角来规划中非的农业合作,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界的普遍共识。


  近年来,中国不断推动扩大对非洲农产品的市场开放,为非洲农产品输华建立绿色通道,加快准入程序。据商务部西亚非洲司二级巡视员袁林介绍,目前,非洲国家已有近400种农食产品可开展对华出口,中国还主动给予27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98%输华产品免关税待遇,免税税目涵盖几乎所有农产品。2022年中非农产品贸易额达88亿美元,其中中方自非进口额达52亿美元,较十年前翻了一番。


  企业投资也为中非农业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据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企业对非农业投资存量超过7亿美元,投资范围从传统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畜牧及水产品养殖向上下游的育种、制种、农机本地生产、仓储加工等全产业链不断拓展,有效帮助当地提升粮食自给的水平,增强产品加工和出口创汇的能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


  水稻和珍珠粟都是非洲的主粮。中地海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经济师王淼认为,形成全产业链的技术和模式才能让中非农业合作更可持续。“我们针对非洲的农业系统,与国内合作伙伴开展了大米加工的研发。非洲吃的蒸煮米,是先蒸煮,然后再烘干、再碾米的。我们开发这个核心技术和工艺是为非洲整个米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王淼说,“针对珍珠粟,我们引入中国的加工设备,把加工完的产品卖到非洲超市里,并通过展销会形成产业链。”


  


  气候变化已成非洲农业发展的重大挑战


  农业是高度依赖自然环境的行业,需要稳定的光照、水和温度才能顺利开展生产。气候变化给农业带来了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这对世界各国都是重大挑战。尤其对于非洲而言,尽管非洲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的不到4%,但却是受气候变化冲击最大的大陆之一。


  气候变化对非洲农业造成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非洲的气温上升速度快于全球水平;降水量变化使得非洲干旱地区更加干旱,潮湿地区更加潮湿,带来干旱和洪水频发、土地荒漠化和土地退化;海平面上升,海岸线退化和侵蚀。”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西亚与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袁晓慧说,这些变化将导致非洲的一些土地不再适于耕种,农业产量下降,病虫害频发且更易传播,加剧非洲粮食安全危机;同时,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交通和市场等农业流通的基础设施,给农产品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不久前闭幕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非常关注涉及到农业、农食系统的议题。百余国在大会期间签署的《关于韧性粮食体系、可持续农业及气候行动的阿联酋宣言》是缔约方大会历程中首个聚焦农食系统和气候变化的宣言,强调多方需要提高雄心,共同行动,推动粮食安全与解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协同,并保护受气候变化影响地区的农民生计。”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认为,农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解决当下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未来与非洲开展合作时,应统筹考虑人、气候和自然因素。


  “非洲的农业生产相对粗放,循环农业发展比较落后,秸秆还田、再生农业、土壤保护等还有较大发展空间。非洲现在化肥施用量增加,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土壤有机质的损失将是未来非洲农业面临的挑战之一。”樊胜根说,我们在帮助非洲提升产能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面向未来的农业必须要注重土壤的再生能力、保护土地。


  袁晓慧就中非合作帮助非洲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几点建议:将气候变化纳入整体的中非农业合作规划,充分考虑因气候变化带来的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和损害因素,评估其影响并设计应对之策;帮助非洲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预警体系;沿农业产业链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援助支持;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伙伴关系,加强与域外援助方、国际组织、非洲本土发展机构、私营部门和农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


(责任编辑:赵洁 董家琛)
下一篇:

推进农艺农机融合,助力土地产业兴荣

上一篇:

汉诺威国际农机展成功举办 博创联动展示智能农机领域前沿科技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