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岛码头上,渔民在简单清洗海鲜,准备将“北参南养”的海参装车运往福建霞浦。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冯建伟 摄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平岛位于我国辽东半岛,紧邻黄海长山海峡,这里地处北纬39°,是世界公认的最适宜海生物生长的纬度。千百年来,平岛周边海域一直是辽参的栖息天堂,是中国辽参原产地及核心产区。近年来,为了带动百姓致富增收,当地以“陆海统筹,人海和谐”为发展理念,以生态优先、产业升级、一二三产融合为核心,采用“海洋产业+5G物联网”的创新发展模式,合力打造了现代立体海洋经济新业态,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渔民拿上了工资
入冬以来,平岛海域鑫玉龙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内就格外忙碌,每天除了有几百人上岛投喂海参,还有不少外地车辆上岛往外运输海参。
“这场降雪给‘北参南养’的运输带来困难,特别是合作社,他们都守在一线随时解决问题。”鑫玉龙海洋牧场负责人赵树全说。
去年3月,大连普兰店区首个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普兰店区平岛鑫玉龙海洋牧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党支部”正式揭牌。作为集海参育种育苗、网箱养殖、技术服务、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到市场营销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社以平岛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充分发挥产业联盟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各合作社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海洋牧场增养殖、联合社辽参种业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
“联合社是农民的重要保障,能够对农民进行技术支持和技术辅导,从养殖生产、产品流通与资金支持等方面来讲,都是利好的事情。”平岛海洋牧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魏东说,企业和农户在平等、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签订养殖和供货协议,企业用联合、租赁的方式,向周边养殖户提供统一的生态辽参种苗,配套绿色养殖技术,按协议规定每年统一收购养殖户的鲜活海参,从而建立稳定的统一协作关系。
采用这种以党建为引领、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率先创建的“村级集体组织+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模式后,当地村民从“靠海吃饭”的渔民转变为“拿工资”的产业工人。就业农民年可支配收入已经增长到如今的5万元以上,切实解决了平岛村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