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之初,当传统农业刚刚感受到信息化浪潮的气息,上海率全国之先开发出了上海农业信息网政务系统。紧接着,“12316”三农服务热线开通,上海“农民一点通”也随之走进了都市乡村千家万户。
当都市绿色农业全面逐“绿”前行,上海市绿色食品标志许可管理平台为经营主体开辟了绿色食品数字化认证通道,绿色食品认证率超过30%,遥遥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
当各类智能装备“逐鹿”中华大地,上海通过研制水稻精量穴直播机迅速走进水稻全程机械化第一方阵,又率全国之先开启蔬菜产业“机器换人”的征程。尔后,嘉定区建成上海首个水稻生产“无人农场”,并制定出台首个“无人农场”区级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水稻生产无人农场建设技术规范》。
如果只是通过窥这些“斑”,远不能见上海数字农业创新先行的“全豹”。要见“全豹”,须从上海构建基于真实家底的数字底座、数字价值应用场景着眼。凭借这一招先手棋,上海成功打造了服务农业管理者、经营者、消费者的上海都市农业“一图”“一库”“一网”数字农业系统,并以市场化的方式服务全国各地农业数字化建设。
上海数字农业如何实现数字化再造农业价值?上海数字农业先行先试的经验复制推广度如何?上海构建数字农业农村生态系统的理念、实践能否引领中国农业数字化进程?带着这些问题,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走进上海数字农业,力图以数字化再造都市农业价值为视角,观察大数据如何“刷新”农业农村生产经营新场景,探究上海农业的“数字品性”,领略数字农业的“海派风景”。
链通
——三农数据是关键的农业生产要素,这一点早已成为共识。但如何让关键要素流通起来,让数字成为资产体现价值,这样的成功经验尚不多见
2021年春节刚过,上海市委“一号课题”的任务摆在了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面前,破题的关键是分析城乡“数字鸿沟”成因,找到上海都市农业发展中的痛点。
瓶颈一一被梳理出来。
信息化平台功能不全。上海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建成多年,存储了大量区域信息、主体信息。当用户的需求超出了存储、查询,指向更高一层的监测、评价、调度、咨询,大量数据就成了“一潭死水”,平台功能捉襟见肘。
数据采集条块分割。数据采集“九龙治水”,格式五花八门,导致农业数据逻辑分散。数据的反复收集和填报工作成了三农工作者的“负担”,经营主体更是“不胜其烦”。
数字农业应用场景碎片化。虽然物联网技术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在很多农场广泛使用,近年来“机器换人”也在上海的“菜篮子”工程中大显身手,但数字化尚未覆盖农作物全生命周期,“智慧”还只是停留在农业产业链的某几个环节,数字链不完整,价值链就难以形成。
这些痛点,也是当下不少地区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桎梏所在。上海必须先行先试,让数据在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流动起来,利用大数据重塑上海农业价值链,这是上海农业数字化建设应有的目标和格局。
“上海数字农业农村云平台是在上述目标的引领下萌生的。在全面交互、共享大数据的支持下,上海绘制了农业农村‘一张图’,把数字资源汇聚成‘一个库’,编制出生产经营‘一个网’。我们生产监管、综合研判、科学决策的效率因此大幅提高。”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冯志勇说,“上海这么做,既是数字时代农业农村管理者的需求,是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诉求,更是农业服务者、消费者的要求,是数字化赋能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的必然行动。”
记者通过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信息化服务第二分中心,了解到上海农业“一图”“一库”和“一网”的内涵。
“一张图”上,是上海农业农村全景数字看板。全市农用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现状数据全量采集,100多万个农用地块拥有独一无二的“申农码”,如“开心农场”般尽现眼前,随机点击任意一个地块、任意一座蔬菜大棚,生产经营情况一目了然。
“一个库”里,农业数据相互关联,链路通达,实现了一次采集,多方共享,汇聚融合,无限使用。目前,数据库已归集3亿多条数据,存储量达到3.2TB,提供数据服务接口420个。
“一张网”间,全市规模以上9000多家经营主体依托生产端系统接入主网,入网农用地占比超过80%。更为重要的是,这张网拥有来自生产方的“数字通路”,自下而上的数据更新推动着决策模型的更新迭代。
数以亿计的各类涉农数据,以及平台上以每天近20万条的数量加速增长的信息,夯实了上海农业的数字底座,保障了基于互动式、共享式的“一图”“一库”“一网”的活力和价值。在如此厚实的基础上,上海孕育出属于自己的数字农业生态系统,推动着上海农业从“精准农业”向“智慧农业”不断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