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西藏广袤田野铺展丰收画卷。
趁着晴好,拉萨市达孜区塔杰乡的村民们在家门口晒起了今年新收割的粮食。
“目前,初步测算,小麦产量可以达到每亩960斤以上,青稞达到每亩750斤以上,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看着一片片作物收割归仓,达孜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扎西顿珠高兴地说。
“今年,达孜区农作物播种面积8.2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02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1万亩,饲草作物播种面积1.08万亩,粮食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73%。”扎西顿珠介绍说。
收割、摘穗、粉碎秸秆,金色的田野里,农机驰过,颗粒归仓。“2021年,我们家的农田被纳入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土地质量更好了,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实现粮食自足的同时还可以对外售卖。今年我们家在达孜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协调帮助下,出售了4000余斤库存种子,又增收一万多元。”巴嘎雪村的拉巴卓嘎一家,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今年收割工作,丰收的喜悦写在脸上。
记者从达孜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为确保粮食产量,近年来,达孜区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开展技能培训、虫卵监测,发放种子、化肥、补贴,协调社会化收割、出售种子等方式,在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方面做足了“功课”。
2019年,达孜区启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补齐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短板。2023年达孜区在德庆镇新仓村新建高标准农田3000亩,投资1200万元,目前项目已完成85%,预计9月底完工。
“与传统农田相比,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土壤肥沃,可以高效节水灌溉、全程机械化作业,省工、省时、省力,解放了劳动力,农民有了外出打工赚钱的精力,特别适合我们村的现状。”达孜区德庆镇新仓村村干部介绍说。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不仅告别了以往的“种地靠天”,还实现了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目前,达孜区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3万亩,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功能区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