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岑巩县按照“乡村振兴、农业优先、农机先行”总体思路,以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为契机,积极探索以机制创新为主抓手的农机安全管理路径,全力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服务质量,连续3年无农机安全生产事故。2023年4月,被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认定为2022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三级联动,压实农机安全责任。一是县级统筹。成立以分管县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七方面27项创建工作任务和责任清单,理清各责任部门、各乡镇(街道)、各村(居)重点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并把农机安全生产和创建“平安农机”工作纳入全县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常态化推进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二是乡镇主抓。明确12个乡镇(街道)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创建主体,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创建工作标准,各乡镇(街道)把农机安全生产纳入日常安全生产检查重要内容,在各村(居)设立固定的农机安全宣教阵地,悬挂宣传标语,定期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同时,各乡镇(街道)—村(居)—农机户主逐级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切实落实乡镇(街道)农机安全属地管理主体责任。目前,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5个、“平安农机示范村”23个、“平安农机示范户”143个,示范带动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三是村级协管。将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融入村级网格化服务管理,实行“网格+农机”管理模式,推选农机安全生产网格长12名、网格员1628名,构建“乡镇主抓—村级协管—网格排查”三级管理体系,明确村(居)主要负责人为农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配备农机安全协管员,将农机安全监管属地责任具体化、规范化。通过“敲门行动”“田间走访”“微信群征集”等方式,逐村逐户宣传农机政策法规,收集汇总网格内农机基本情况,建立农机安全生产重点隐患整改和责任清单,实施清单式销号闭环管理。目前,共排查农机安全隐患68起,消除安全隐患68起。
多方参与,建强农机工作队伍。一是选优监管队伍。按照“一员多用”思路,着重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网格员、农机手等人群中选育农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采取“先培训后上岗”方式,重点围绕农机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农机安全隐患辨识方法等内容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业务轮训,全方位提升农机监管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推动监管人员履职。目前,全县建立乡镇(街道)农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12支,选育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126人,累计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题培训5期。二是建好志愿队伍。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农机”工作模式,积极打造农机宣传志愿服务队伍,结合主题学习、主题党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使用环保机械,淘汰老旧农机。同时,在全县组织拥有农机检测、维修技术的党员组建农机检修志愿服务队,把农机科技知识、维护保养和农机检修送到田间地头。目前,已成立农机宣传志愿服务队伍21支,发放农机宣传资料1.6万余份;农机检修志愿服务队5支,参与服务技术人员198人次,累计检修调试各类农业机械500台次。三是育强应急队伍。按照“建在平时、用在战时”“平战结合”和主动自愿的原则,依托农机合作社或农机大户,吸纳技能精、意识强、态度好的农机手为队员,组建农机作业应急服务队,从村“两委”干部、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农机大户中选取一名熟悉本乡镇(街道)农业生产情况的人员作为每支服务队的负责人,负责收集、调度、解决本乡镇(街道)作业供需对接、机具需求缺口、防灾救灾等具体工作,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目前,全县已组建农机应急作业队15支226人,农机作业防灾减灾救灾各类农机具保有量达2.6万台(套)。
注重宣传,强化农机管理执法。一是集中宣传。制定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方案和计划,在春播、秋收等农忙季节前,组织农机手集中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学习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规章,讲解安全驾驶操作技术,观看安全生产教育片,全面提升农机手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在农闲季节,结合安全生产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活动,多形式、全方位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在全县营造关注农机、了解农机、重视农机的良好氛围。目前,全县召开农机安全教育培训68场2765人次,累计印发“平安农机”创建倡议信、安全知识宣传单等资料3.8万余份。二是户籍管理。以全县12个乡镇(街道)为农机基本管理单元,按照“一车一档、一人一档”标准,全面落实农机“户籍化”管理,统筹用好监管员、协管员、网格员等人员力量,组织对全县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全面普查,把农业机械所有人按户籍实地实名逐人分村组登记建档,确保辖区农用车辆不漏管、不失管。同时,做好无牌无证拖拉机的排查清理,广泛宣传使用非法拼装改装拖拉机的危害性,发动和引导拖拉机驾驶人自觉抵制使用非法拼装改装拖拉机,切实筑牢农机安全前沿防线。目前,全县共登记在册农机驾驶人员970人、农机10548台。三是联合执法。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把全县分为思旸、水尾、龙田、天马四个农村片区,统筹乡镇(街道)、片区交警、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力量,联合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在春运、节假日等重点时段、事故多发路段,采取突击检查、重点抽查、跟踪追查等方式,集中整治农机无牌无证、未检使用、违规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农机安全生产严管态势。目前,开展联合整治行动130次,检查各类农业机械320台次,依法查处严重农机违法行为8起,强制报废变型拖拉机8台,处罚违法行为8起,批评教育68起,整治效果明显。
集成服务,提升农机生产效率。一是一站式服务提效。统筹推进农机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联合相关部门统一为企业群众提供农机挂牌办证、农机购置补贴、农机跨区作业等“一站式”服务,着力提高农机“三率”水平。推出农机“一站式”上门检测服务,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乡村、田间地头开展“送检下乡”活动,严格执行农机检验技术标准,对检验合格的农机车辆进行登记、检验,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作业。目前,全县发放购机补贴资金81.19万元,受益农户487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28个,全县农机挂牌率达100%、持证率达100%、年检率达98%,开展“送检下乡”服务15次。二是机械化种植提速。结合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建设,加大农机发展扶持力度,聚焦春耕生产、三夏、三秋等重要时节农业生产需求,在机翻耕、机育插、机防治、机收割环节上探索提供单项、多项或全程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推进农机组织化生产、规范化作业。目前,全县共培育农机服务组织6家,有机械设备113台,农机手56人,可提供水稻机械种植社会化服务面积10.5万余亩。三是示范性推广提质。按照“总体布局、提升品质、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思路,因地制宜在全县集中连片粮食生产主坝区,分类别打造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合作社、种植大户向规模化生产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节本增收,示范引领带动全县农业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今年,重点打造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6个总面积5000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2个总面积200亩、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基地示范基地1个面积500余亩。